互联网证劵杠杆 ST股扎堆披露退市风险警示 年报披露期投资者需规避绩差股

发布日期:2025-02-04 00:30    点击次数:87

互联网证劵杠杆 ST股扎堆披露退市风险警示 年报披露期投资者需规避绩差股

互联网证劵杠杆

  随着2024年年报披露季的来临,市场对绩差股的担忧再度升温。近期,因年报预告后发布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数量突然增多。业内认为,这一现象主要与新退市规则的实施有关,其中主板公司营业收入标准提高到3亿元,直接增加了可能触发退市风险的公司数量。在此背景下,投资者应高度警惕绩差股的风险,避免陷入投资陷阱。

  2025年1月1日,“退市新规”正式实施,其核心内容覆盖了交易类、财务类、规范类和重大违法类等多维度的强制退市指标,同时对分红不达标的企业设立ST警示标准,并创新豁免机制。

  27日,*ST美讯(600898)宣布股票将于2月10日终止上市暨摘牌。此外,神雾节能(000820)2024年预亏1000万元至2000万元,公司可能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;ST锦港(600190)预计2024年净亏损54亿元至64亿元,同样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;ST花王(603007)预计2024年净亏损5.78亿元至8.59亿元,公司股票也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。

  此前,包括*ST九有(600462)、南国置业(002305)、传智教育(003032)等在内的多家公司均发布了退市风险警示公告。这些公司中,有的因为连续亏损,有的因为财务指标触及退市标准,还有的因为信息披露违规等问题面临退市风险。投资者认为,这一现象的出现,反映了当前A股市场对上市公司财务健康度的严格要求,以及退市制度的严格执行。

  27日,华泰证券一资深投顾向《大众证券报》记者表示:“自启动退市改革以来,A股市场的退市力度明显增强。这次被称为‘史上最严退市新规’,加速了市场生态的优化。”

  “对于投资者而言,面对退市风险股的扎堆披露,需要高度警惕市场风险。一方面,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和年报成绩单,及时了解公司的经营及财务状况;另一方面,投资者应理性分析市场信息,避免盲目跟风炒作,以免陷入投资陷阱。”该投顾建议道。

  需要提及的是,尽管部分公司发布了退市风险警示,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一定会退市。根据规定,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仍有一年时间可以改善经营、提高质量,化解退市风险。

  投资策略上互联网证劵杠杆,申港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师徐广福表示,从一个较长期限来说,退市制度常态化是大势所趋,存量上市公司的数量经过之前的高歌猛进之后,或许会趋于一个相对均衡的区间。市场“炒新、炒小、炒差”的风格或许还会不时出现,整体上市场的波动性呈现下降的趋势。随着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壮大,以及“耐心资本”的增长,监管推动强制分红的决心不变,价值投资理念的进一步推广,红利投资策略依然会有广阔的增长空间。记者张曌